文藝片《隱入塵煙》自7月8日上映之后,上演口碑和票房雙逆襲的好戲。導演表示很出乎意料,感謝觀眾支持。院線方說,觀眾希望能多給該片排片,觀眾想看什么電影,影院就放什么電影。流媒體傳播方自發為影片“吆喝”,帶來流量的同時也反哺了票房。
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9月7日,由李睿珺執導、武仁林、海清主演的文藝電影《隱入塵煙》票房正式突破1億元。而該片在7月8日首映日當天的票房僅有34.93萬元,排片占比僅2.3%,但上映后,影片口碑不斷發酵。8月26日,《隱入塵煙》上映第50天,單日票房達到104.08萬元后,正式開啟單日票房過百萬元的逆襲之路,9月1日,該片單日票房不但達到675.41萬元,更是憑借“《隱入塵煙》逆襲至單日票房榜冠軍”登上微博熱搜。9月3日,該片單日票房1437.80萬元,排片占比也升到15.1%,豆瓣評分從開分時的7.8分上漲到8.5分,被觀眾稱為2022年口碑最好的國產電影。
這場“文藝片票房破億”、“口碑、票房全勝”的逆襲之路上,充滿太多的“意想不到”。其實就算導演李睿珺,當《隱入塵煙》在8月中旬剛開始有逆襲跡象的時候,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只是做出淡然的回復,“一切都是意料之外的事情,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感謝觀眾對我們的支持和關注。”
多年來,李睿珺一直堅持這樣的看法,影片上映后,對于影片的票房、評價是無法左右的,當一個導演完成一個電影,后續的工作是不可控的,排片稀少慘淡的時候,你無奈、無力;票房無論多高,電影也要落下帷幕,如果還有機會就“下部再見”。在《隱入塵煙》上映之前,他就有了心理準備,也預料到這部電影的命運會和電影中馬老四、貴英的命運一樣地遇冷和不受關注。而現在,這部電影憑借著優質的內容在龐大的觀眾群層中“出圈”。記者專訪導演李睿珺,業內人士、院線經理、流媒體UP主和普通觀眾,共同見證這部“不被看好”的小眾文藝片的逆襲之路。
【院線側】
從冷宮檔排片不足1%到大熱堪稱奇跡
《隱入塵煙》,在上映第62天票房正式突破1億元,被稱為“文藝片票房逆襲的奇跡”。而在上映初期,業界對這部小制作的預測也延續了以往文藝片市場價值“不被看好”的命運,預測票房200萬元到300萬元而已,《隱入塵煙》似乎要延續高口碑文藝片叫好不叫座的慣有軌跡。從事多年院線工作的院線經理李玉霖說,從任何角度來說,這部電影都不會得到影院排片上的青睞。“首先它的題材偏文藝,受眾群體有限;主創陣容薄弱,除了一個知名演員(海清),其他都是沒有知名度的素人。再加上受疫情影響,本該今年2月趁著參展柏林電影節的熱度來公映,卻又經歷了撤檔,原本就沒什么話題度,一直被積壓。好不容易定在暑期檔上映,面對眾多商業片的包圍,它也只是一劑非常弱勢的‘調味品’。首日2.3%的排片到次日1.1%的排片,再到后來幾天小于1%,低排片、低票房的走勢,太正常不過了。”他笑著說,很多同行甚至刪除了影片放映的電腦文件盤,但在暑期檔后期,這部電影卻意外迎來了票房升溫。
“起死回生”是河北某影院院線經理張坤對《隱入塵煙》票房走勢的形容,誰都想象不到《隱入塵煙》在長跑50多天后,從不足3%的排片會逆襲到18%甚至更多。他清楚地記得,8月23日之前的一個星期,這部電影的單日票房都是徘徊在30多萬元,甚至8月19日只收獲零星的9.4萬元票房,影院給這部電影的排期也是沒什么人看的“清晨第一場”、“深宵檔”的冷宮檔,在自家影院更是一張票都賣不出去。情況在8月26日開始好了起來,這一天電影單日票房為104.08萬元,正式突破百萬元,后面的逆襲之路更是一路高歌猛進:“我們影院在暑期檔后期收到很多觀眾電話是說很想看這部電影的,再加上在網絡上、微博話題上大家都在討論《隱入塵煙》,于是我們也加大了對這部電影的排期和支持。”
多位受訪的院線經理告訴記者,《隱入塵煙》能實現票房逆襲,首先是口碑特別高,如今觀眾對于電影品質越來越重視,電影成色的好壞能更快、更強烈地反饋在票房表現上。口碑的豐收讓《隱入塵煙》有了質量上的保障,該片的豆瓣評分從開分時的7.8分上漲到8.5分,被觀眾稱為2022年口碑最好的國產電影,“既然都是最好了,自然是口口相傳的‘你看了嗎’,‘一定要去看’,優秀的品質成為它能夠出圈的最優動力。”李玉霖說,他們收到很多觀眾渴望《隱入塵煙》能有多排片的反饋,自然要如觀眾所愿,“院線(排片)的動機很簡單,觀眾想看什么電影,影院就放什么電影,我們院線的微信觀眾群里每天都有很多關于這部電影的安利,院線也在觀眾喜愛的勢頭上進行了再度推薦。就這樣,《隱入塵煙》在我們這個片區變成了大眾討論的話題,看這部電影也成為一種流行,并且我相信像我們這樣的影院還有很多。”
票房分析師羅天文贊同外界對《隱入塵煙》票房逆襲用“奇跡”二字形容,按照常規的影片的上映走勢路線,在上映的后期一般都會放棄該片在院線的表現,排片率逐漸消失,票房走勢越來越低,觀眾開始將視線轉移到“線上看看”,但《隱入塵煙》卻沒有走這個路子。隨著電影8月9日免費上線視頻平臺(當時該片的排片率已經降到了0.1%和0.2%),而在次日(8月10日)影片卻迎來公映以來再次逆勢上漲,8月31日今年暑期檔結束時,影片在視頻平臺上線后新增票房2630萬元,是該片7月總票房的1.4倍,甚至在9月2日這天超越《獨行月球》成為單日票冠,確實讓人覺得“太猛了”。“以往大家對文藝片票房的看待,天花板多是一兩千萬元,票房破億基本不敢想。現在《隱入塵煙》無疑破了圈,對它的看待不再單純是文藝片那么簡單,觀眾的喜愛超越了類型、層級的束縛,已經達到了全民觀影的現象。比如在上映后期,票倉從一線城市逐漸下沉到三四線城市,‘安利’電影的人不再局限于影評人、學者,更多的是對電影有真實感受的普通市民。很多從來沒有放過這部電影的影院因為觀眾‘想看’都對這部電影進行了加場放映,合力讓影片取得好成績。”
【流媒體側】
“如果不做,就是漏掉了重大熱點”
《隱入塵煙》破圈背后,流媒體上線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記者聯系到一位抖音做電影解讀的UP主趙明(化名),他告訴記者目前平臺上最火熱的電影話題就是《隱入塵煙》,“如果不做,就是漏掉了重大熱點”,他在看完這部電影以后首先使用圖文的形式做了一些解讀,但在上映發布后“效果不太理想”,畢竟“沒人知道這是一部怎樣的電影”。隨著電影在視頻平臺上線,他將劇情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和解讀,用講故事的方式呈現了這部電影,播放量輕松突破80萬,并且很多粉絲在評論區留言“要去電影院還苦難的有鐵、貴英一張電影票”。類似于趙明這樣自發為影片“站臺”、“吆喝”的UP主還有很多,B站上,《隱入塵煙》數據也非常令人驚喜,評分達到9.7,近兩周總播放量猛增3000萬條,總稿件增加2000余條,在站內更是熱搜不斷,比如“沒有流量、沒有營銷,今年最好的國產片”,“催淚混剪,這是一部屬于農村的史詩故事”,這類視頻在網站上播放量都突破了百萬,在全民討論熱議的情況下,助力《隱入塵煙》的票房進一步走高。
事實上,記者了解到,因為文藝片成本相對少,《隱入塵煙》在宣發上的投入有限,經手這部電影宣發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視頻博主、平臺傳播基本上都是“自發”的行為,片方甚至不認識這些團隊,更不可能刻意做營銷。依靠著堅挺的口碑,再加上視頻平臺的素材推廣,達到了在各類觀眾群里廣泛傳播,《隱入塵煙》迎來了真正的爆發,且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羅天文說,流媒體上線后因口碑傳播反哺票房,是難得一見的現象,“似乎大家都認為院線電影上線了就等于是結束了院線之旅,既然能在電視上點播的電影為什么還要花錢買票去影院?但《隱入塵煙》的出現多少是打破了這種規律,證明了有些好電影是不會受播出形式局限的,很多小成本文藝片和類似的電影也可以思考這種新的操作模式,網友觀眾的自發推薦,成為一部電影具有生機的強大推助。”但同時他也表示,類似于《隱入塵煙》這樣漂亮的逆襲奇跡,要再次誕生估計很難,這是一場天時地利人和的逆襲之路,并且流媒體口碑發酵是片方“無心插柳”。再加上現在、市場上映影片數量相對少,好電影、新片成為稀缺資源,主觀上是電影本身質量上乘,客觀上是院線需要電影補給,在這點上來說《隱入塵煙》是幸運的,其他類型的電影則很難“照葫蘆畫瓢”獲得成功,不過,做好電影品質,是電影吸引觀眾萬變不離其宗的最強絕招。
【導演側】
希望不賠錢能繼續拍“不受寵”文藝片
在《隱入塵煙》還未正式定檔之前,記者對李睿珺有一次深度的采訪,自然也問到了如何看待影片市場回報的問題,這位出生于甘肅的導演這些年拍攝的影片都聚焦在家鄉,從《老驢頭》、《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到如今的《隱入塵煙》,他都將鏡頭對準了鄉土敘事,都是以鄉村成長生活的個體經驗來映照家鄉土地。選擇這類鄉土題材似乎已經成為他的一種執著。
“在這個注重回報的時代,這么多年都根植于農村,拍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難道沒有人建議你換一個風格?例如賣座的商業片,能‘賣錢’自然會少了很多壓力?”對于這些問題,李睿珺笑著說自己從來不認為自己有可以“賣錢”的能力,在題材選擇上,他更多注重的是自我表達:“其實,我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職業導演,在任何類型上也有局限,從目前看來,我只能做我喜歡的事情,比如你是個粵菜廚師,不等于說你能把川菜做得很好,即便你會做川菜,但你能做到一流嗎?你有那么擅長嗎?應該專注于自己擅長的、想發力的東西。”
李睿珺也談到了自己做導演的訴求,或許在這個時代,很多導演都有“大導演”的夢想,追求更好的資源、更大的投資、更多的自主權,對于李睿珺來說,這種野心并不是他看中的,“我喜歡的電影題材,它需要的劇組規模和人員配備是不一樣的,投資自然也不一樣。比如說這部電影需要200萬元,你只給我20萬元,現實情況是‘對不起,拍不了’;但你給我2000萬元,我又往哪花呢?我要那么多錢來干嗎?沒有意義也沒有必要。所以能拍多大投資的電影并不是我在乎的事情,想拍最合適的、自己最想要的電影才是重點。”任何一部電影都逃避不了在院線接受觀眾考驗的命運,票房與口碑也是不可逃避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李睿珺從頭到尾都非常冷靜,也極其清楚,就如同他將如今《隱入塵煙》的票房破億形容為“意想不到”。至于影片收獲的超高口碑,成為今年華語電影豆瓣評分第一名的事實,他也相當淡定。上映之前他就告訴記者對票房沒有什么想法,因為每個人在看待一部電影、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會有不同的想法,如果所有人都對一件事情一邊倒地說好也太假了。每個人有自己的審美、立場,大家生命經歷、閱歷都不一樣,很難收獲到眾口一詞的效果。
“對電影的評論要保持真實性、多樣性,每一個觀點我都接納,包括不喜歡的,只要感受是真實的就是有價值的,既然大家在用電影交流,有喜歡的、不喜歡的都很正常,喜歡的會再看一眼,不喜歡的以后不看這個導演的(作品)了,都是各自的選擇,不應該干預,也不應強迫別人統一思想。至于票房,我從來不覺得這是我能夠控制的。一個電影上映,能有多少票房那是客觀現實的事。這個時候導演的工作已經完成了。從意愿上來說當然希望不讓投資方虧錢,這樣的話,他們可以繼續(投資)下去,你也有機會再拍,類似于做我這種‘不受寵’的文藝片的導演也有機會可以繼續下去,這個行業就能更好地良性循環起來。所以很希望制作方、投資方不虧,能有一些盈余最好,但這件事也只能努力去做,盡人事聽天命,很多事情控制不了。”李睿珺說。
【觀眾側】
跟著熱度去看片,被打動后成“自來水”
正如諸位院線經理所講,“《隱入塵煙》的逆襲,多虧了觀眾。”記者采訪了一些看過《隱入塵煙》的觀眾,發現有過半觀眾是在近期才去影院“補票”的,他們透露去看片最大的原因還是周圍的資訊對此片的宣傳安利。有朋友推薦的,有在媒體平臺了解到的。值得一提的是,還有幾位觀眾進行了二刷,一方面是因為電影質量確實很高,能夠不斷地發酵各種觀感和話題,讓看這部片成為一種流行;另一方面,不斷的口碑相傳,讓很多并未關注電影的觀眾也認為這部電影“值得一看”,等于為影片帶來了不少“路人粉”。“我在抖音上看到很多關于電影的劇情介紹,他們對電影進行了概括詳解,讓我有了很大興趣,看完視頻后就覺得為什么有鐵、貴英這么慘?而且這種題材很少見,不想他們這么快就消失在市場里,于是就給全家人買了票,帶著大家去觀看。”觀眾潘先生說,自己無疑是被短視頻平臺安利去看電影的例子,看完《隱入塵煙》覺得這部電影確實好,自己也自發制作了短視頻,分享朋友圈,成為電影的“自來水”,再度傳播。
觀眾王女士告訴記者,她一開始就聽朋友說過這部電影值得一看,但因為排片稀少,場次時間不合適就作罷了,但隨著近期關于這部電影的話題越來越多,越來越熱,同時自己所在的影院也有了排片,自然也選擇去“跟跟風”。她認為電影最大的魅力在于很多有哲理的臺詞,能讓她對現實生活再次思考,“說來《隱入塵煙》敘事相對平實,甚至我認為它有點像紀錄片,順其自然、平平淡淡講述了農村的故事,每個村子里大概都有這樣的人。但里面有很多細節都讓我很感動,比如里面有一句臺詞,‘對鐮刀,麥子能說個啥?對啄它的麻雀兒,麥子它能說個啥?對磨,麥子它能說個啥?被當成種子,麥子又能說個啥?’這部電影讓人感慨不已,也感動于馬老四和貴英的愛情。”
讓觀眾陳女士最有共鳴的莫過于《隱入塵煙》的題材和臺詞,她感嘆真的太久沒有在院線看到這樣一部“清新脫俗”的文藝片:“誰說看文藝片只會睡著?我看完了以后真的坐在影院大哭了一場,一是同情他們在片中的遭遇,二是我能從馬老四的言語中感受到屬于農民的大智慧,比如‘啥不是土里頭生的,啥不是土里頭長的。土都不嫌棄我們,我們還嫌棄土嗎?’我是真的不想這類電影在市場上消失,創作者、表演者包括欣賞它的觀眾都有人生困惑和難處,看這樣的電影確實給了我很多感受,它確實值得大家看。”(記者 周慧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