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睛】“微旅行記——發現身邊之美”
在疫情籠罩下跨過了三個年頭,無法做到說走就走的“詩與遠方”,微旅行漸漸盛行,走出家門走進身邊的風景,古建、公園、抑或是書店、博物館,甚至僅是在茶舍咖啡屋/書店安靜從容的一下午。
又或是在周末或下班后時間里,換一個空間,找回生活的小確幸,也是“被疫情下”的一種放松方式,唯有做到內心永遠燃燒著對生活炙熱的火苗,才可熬過“嚴冬”,立春已過,春態漸婀娜,萬物復蘇,調整好心情,帶上對新年的期許,迎接一場花開,等待疫情散去那一天,我們再赴山海,游歷地球,而此時,微旅行讓我們去發現身邊的美,去感受當下每一個值得珍惜的瞬間。
中國網旅游頻道推出微旅行記系列,今日帶大家走進北京先農壇,感受中國古建筑之美。
溫度日漸回升,金黃的迎春花第一個傳來春回大地的喜訊,一年之計在于春,春耕秋收,大江南北的田野鄉間,農事活動將一片繁忙。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自古以來農事都是第一等大事,農耕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立春以后,古代皇帝將在固定的場所舉行祭祀先農和親耕耤田典禮,并有著一套十分復雜的流程儀式,在清朝時期達到了頂峰,皇帝進行“耕耤禮”、皇后主持 “親蠶禮”,以身作則,鼓勵農業生產發展。
在京城,已有近600年歷史的先農壇便是明清兩代封建統治者祭祀先農以及與農業有關眾多神祗的地方,是京城的九壇八廟之一。
明清時規定,每年仲春時節,皇帝在先農壇舉行祭祀和親耕典禮,以祈求先農神保佑這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祭祀先農和親耕的傳統,非明清時期才有,據考古學家對甲骨卜辭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周朝,在明清兩代,成為國家重要的祭祀典禮。
仲春時節,春光明媚,皇帝率百官到先農壇進行祭祀及親耕儀式。先祭祀,儀式完畢皇帝再在俱服殿換好親耕禮服,來到親耕田進行親耕禮。親耕時皇帝要手扶牛犁,在“一畝三分”地里,來回耕種三次,結束后在觀耕臺看王公大臣們耕作,王公諸侯來回耕種五次,大臣七次,而小官們則耕種九次。接下來由負責種田的官員,發布命令,讓天下的百姓,開始種地。
到了秋天,親耕田收獲后,將谷物存放入神倉院,以供九壇八廟祭祀使用。
在清朝歷代皇帝中,乾隆皇帝是參與親耕次數最多的一位,共28次,觀耕臺從之前的木質臨時搭建結構到華麗升級就出自乾隆爺之手,乾隆19年修建為磚石結構,臺面鋪金磚,(金磚并非黃金磚而是御制皇家專用的一種堅硬光華細膩的黑色磚體),漢白玉雕欄,東西南三面有臺階,每一階立面都以蓮花紋飾裝飾;臺下是以黃綠琉璃裝飾并雕刻精美圖紋的須彌座,對于乾隆爺來講,大概這才符合他的審美與氣質。
據《大明會典》卷九十二記載,洪武帝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于洪武二年(1369)二月在南京南郊建造先農壇,每年祭祀農神并親自耕田。永樂帝朱棣在北京營建紫禁城的同時,仿造南京先農壇的規制,于永樂十八年(1420)在正陽門南端西側建造了山川壇,明萬歷四年(1576)山川壇更名為先農壇,并為清代所沿用。
先農壇包含皇帝更換祭服的具服殿、面積為一畝三分的演耕地、演耕地北面的觀耕臺、儲藏皇帝親耕田所產糧食的神倉等。
如今的先農壇分為育才學校和古建筑博物館,可以參觀的部分是古建筑博物館,包括拜殿、太極殿、俱服殿、神廚、以及神壇、觀耕臺和一畝三分地。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是一座以收藏、保管、研究、展示中國古代建筑史、古建文化、古建技術為主要內容的專題性博物館,陳列以大量的圖表、照片、實物、細致精美的模型,展現了中國勞動人民卓越的創造力及中國古代建筑的博大精深。
在陽光明媚的春日里,走進先農壇,光影間古樹參天,古建筑群氣勢恢弘,穿越時空,遙想當年皇帝祭祀先農和親耕的壯觀場面;再暢游中國建筑史,感受古代建筑藝術的精美絕倫,對傳統文化和工匠精神有了更深的敬意,從斗拱榫卯技藝的精妙到建筑形式及建筑主題,所呈現出的藝術造詣,美學與以物述事的方式已是植于思想意識里,無處不在的體現著一種極致追求和精神高度。(尤紫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