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爾尼茨宮園林北部的中國花園
中國亭是在1804年由后巴洛克時期著名建筑師舒里希特(Christian Friedrich Schuricht)主持修建的。當時他提供了兩個方案,一個是古希臘羅馬風格,一個是中國風格。不知是家族的偏好,還是為了整體格調的統一,最后王室還是選擇了中式的建筑小品。
相比于柏培爾曼等人,舒里希特在創作上有了更多參考依據。在此之前,英國建筑師威廉·錢伯斯(William Chambers),也即邱園寶塔的設計者,曾發表《中國園林的藝術布局》和《東方造園泛論》,在歐洲引起轟動。于是舒里希特就在中國亭的設計上,將錢伯斯所描述的飛檐、板瓦、斗拱、雀替、闌額、欄桿臺階等構件融匯其中,屋頂還有一只“龍”作為風向標,因此,觀賞者能在這座“中國亭”上體會到更多東方的神韻。
中國亭外觀:與中式建筑“若即若離”(來源:《皇宮園林中的中國風》插圖,攝影:Frank H?hler)
當然,舒里希特并不是一個中國建筑的專家,也沒有機會像錢伯斯一樣在中國進行過實地的考察。況且錢氏的著作還存在一些謬誤之處,并沒能為完成一座中國建筑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所以,這個中國亭不僅在外飾的華美程度上不及中國的皇家亭榭,其內核也還是一個歐式建筑。兩者最本質的區別在于,中國傳統建筑以木結構為主體,墻壁所起的主要是填充和封閉的作用,而皮爾尼茨宮的中國亭是依靠墻體承重;再者,中國式建筑往往會突出正面,也即有入口的一面,而舒里希特卻頗費心思地強調側面;還有一些構件,舒里希特或許是出于誤解,在使用中反其道而行之。盡管如此,皮爾尼茨的中國亭依然被認為是當時歐洲最好的封閉式東亞建筑仿品。
當然,如今的德國,確有幾處復刻得很出色的中國園林,比如曼海姆的多景園、法蘭的春華園、慕尼黑的芳華園、柏林的得月園等。不過這已經是現當代的作品了,其完成的難度又怎可與十八、十九世紀初的原創作品同日而語呢?
皮爾尼茨宮之所以能被視為歐洲“中國風”的集大成之作,當然不僅是因其建筑風格上的追求,在內飾方面,也有不少中國風的體現。
中國亭中八幅中國山水之一:北海太液池(來源:《皇宮園林中的中國風》插圖,攝影:Frank H?hler)
在中國亭的內墻上,繪有八幅中國山水,其中一幅還是北海太液池瓊華島圖景。作為一個中國人,觀之便覺得分外親切。這些畫作是歐洲畫師的仿品,其藍本來自于早期英國著名的外交官、漢學家喬治·斯當東(小斯當東)的1798年-1801年出版《乾隆英使覲見記》中的銅版畫。這位英國漢學家少年成名,還受到乾隆的接見,也是《大清律例》英譯版的作者,其中的畫作可以說有相當的可信度和史學價值。
皮爾尼茨宮中展出的漆器
在宮殿的主體建筑,山水新三宮,參觀者可以見到中國的屏風、繪畫、瓷器、漆器以及仿品,還有不少來自日本的展品。